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青岛报道浙江配资之家
编者按:《少年派的健康暑假》栏目聚焦青少年暑期健康,围绕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生长发育与特殊健康两大核心议题,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专业实用的指引。
暑假本是青少年放松休整的时光,但部分孩子却因学业压力、社交减少等原因出现焦虑或情绪低落。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异常并科学引导?近日,记者针对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等问题采访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区立医院小儿内科主任王雪梅。
王雪梅指出,家长可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例如:情绪波动、作息紊乱、食欲异常、社交退缩、沉迷电子设备、自伤行为等捕捉情绪异常信号。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频繁抱怨头痛、腹痛、胸痛、疲惫等不适,但医学检查无明确生理病因,这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王雪梅提醒,科学引导需把握四大关键,若发现孩子出现上述信号,家长应遵循“理解、接纳、沟通、支持”原则,做好以下几点。耐心陪伴与倾听: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主动倾听其想法,避免一味指责;接纳情绪状态: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允许其适度沉默,不强迫倾诉;规律生活作息:共同制定暑期作息表,帮助孩子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调整预期避免比较:降低对暑假的过高期待,明确假期核心价值在于休息恢复,不拿自家孩子与他人比较;鼓励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参与适度运动,多到大自然中感受阳光,利用自然的疗愈作用调节情绪;管理自身焦虑:家长需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因急躁引发亲子矛盾;给予无条件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始终是其坚强后盾,传递“无论何种情况,家人都与你同在”的信念;及时专业求助:若孩子症状明显,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暑期是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缓冲期”,家长的细心观察与科学引导浙江配资之家,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调节情绪,以积极状态迎接新学期。
涵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